文 周英才 人们游览古都洛阳龙门山,很多人都要登上东山琵琶峰去景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冢。而与它遥遥相对的西山上,长眠着现代爱国诗人王礼锡。改革开放后,他的坟茔经当地政府重建重修,如今晋谒的人同样络绎不绝。
王礼锡与作家战地访问团文----周英才
王礼锡于夫人陆晶清
王礼锡是赣中安福县洲湖镇人,1901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5岁丧父,家道中落,由寡母抚养成人。1923年在南昌心远大学毕业后,做过中学教师、报馆记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先后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委员、广东国民政府农民部长、第三届国民党中央委员,与毛泽东、李汉俊、龚式农等在武汉筹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编宣传农运刊物《血汗》。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王礼锡毅然退出国民党和政界,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授。 1930年王礼锡东渡日本,与何香凝的秘书、女作家陆晶清结为伉俪。次年夏,受陈铭枢之邀,回到上海接办神州国光社,主编《读书》杂志。由于他大量翻译出版马列主义书籍和欧洲进步文艺作品,开展“中国社会中论战”,因而触犯了国民党当局的出版禁令,受到警告、封杀、通缉,并列入上海“蓝衣社”特务暗杀名单。后来又因与陈铭枢、蔡廷锴等参与福建事变,而再次遭到通缉,故于1933年3月夫妻俩逃往欧洲,在伦敦度过了5年的流亡生涯。他身在异邦,心怀祖国。“一二·九”运动后,他在英国发起组织了“全英华侨抗日联合会”和“英国人民之友社”,发动华侨和英国友好人士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8日,王礼锡在收音机里听到合众社播发的“日本国军进攻中国宛平”的消息,他热血沸腾,义愤填膺,到处写文章、作演讲,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暴行,积极在英国上层人士中活动,要求英国建立支援中国抗日的组织。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伍德门女士、文化界领袖高兰士等人的支持下,9月23日在伦敦成立了“全英援华运动总会”,选举英国贵族院议员李道斯尔子爵为会长,高兰士为主席,王礼锡为副主席,伍德门女士为秘书长,在英国民间援华工作中起过很好的作用。 南京沦陷,九江失守,武汉激战。王礼锡每天都在关心《伦敦晚报》上有关中国抗战的消息。就在这时,他收到国内朋友的来信:近日国民党政府当局已撤销了对他的通缉。于是,他决定要回到水深火热的祖国去。离英前夕,他在英国友人举行的告别宴会上朗诵了一首告别诗。其中一小段是这样写的:“我去了/我去加一滴赤血/加一颗火热的心/不是长城缺不了我/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没有我,无碍中华的新生/没有中华,世界就缺了一座长城。”诗句激越悲壮,撼人心魄,这是诗人灵魂的折射,在场的中外朋友无不为之动容。 1939年1月,王礼锡偕同夫人取道东南亚回到祖国。他本想先回老家看望一下老母幼儿。可是,面对国家的灾难、抗战的紧迫,忠孝不能两全,还是决定先去重庆。这一去,直到他逝世,终未与家人老小见上一面。 王礼锡夫妇来到重庆,受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热烈欢迎。在后不久举行的第二届理事会上,王礼锡被增选为常务理事,担任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这届理事会上决定要成立“作家战地访问团”,王礼锡积极赞同,并表示“要亲自到反日、抗日的前线去观察,去战斗,去受难。亲身经历这巨大的痛苦,亲自参加这伟大的斗争,来和一切中国人,直接抗战的中国人,立于同等的地位来工作”。
王礼锡与作家战地访问团文----周英才
王礼锡(左一)、陈铭枢(中)、程希孟在美国
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的成员有王礼锡、宋之的、葛一虹、杨骚、杨朔、叶以群、罗烽、白朗、袁勃、陈晓南、李辉英、张周、方殷等13人。组团之时,周恩来在会上特别嘱咐:“你们要尊重王礼锡,他是一位真心的爱国者。他从英国回到祖国,就是为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不图名,不图利,更不去做国民党的官,只希望马上奔赴战地,当一名普通战士,竭尽绵薄。”经周恩来推荐,“文协”委任王礼锡担任“作家战地访问团”团长。1939年6月14日,“文协”在重庆“生生花园”为作家战地访问团举行出发仪式,周恩来、邵力子、老舍等出席并致勉励词,郭沫若为该团授旗,陈铭枢向团长王礼锡赠手枪以壮行色。王礼锡在告别词中说:“我们这支队伍就叫‘笔游击队’吧,我们绝对感到责任重大,但我们绝不辜负全国人民的重托!” 作家战地访问团计划,在6个月内遍访晋、冀、豫、察、陕、绥6个省。具体任务是:采访、写稿、演出,鼓舞军民抗日斗志;广泛搜集材料,披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暴行;建立联系,把前方与后方联系起来,把战士与工人、农民、一切抗日民众联系起来;要把战区的情况传到国际上去,把国际上的支援与同情传到战区来,使军民得到鼓励,推动国际反侵略运动。 6月18日,作家战地访问团正式出发。虽然他们配有一辆美国“道奇”汽车,实际上并不起多大作用。那时正值端午节前后,每天大雨滂沱,到处山洪暴发,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7月13日到达第一战区司令部驻地——洛阳,在此进行前线慰问和重点采访。第一战区正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孙连仲两位将军,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者和执行者。访问团采访他们后,特制了两面锦旗,上书“民族干城”和“中原屏障”,分别献给卫立煌和孙连仲。这对于团结抗日、鼓舞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7月25日,洛阳地区大雨稍停,访问团全体成员经渑池抢渡黄河,进入烽火连天的中条山区。这里,山高路险,地僻人稀。这支不带枪的队伍,不怕艰苦,不顾安危,天天深入战斗前沿采访慰问。5天时间里,敌人向中条山中心地区发起11次进攻,狂轰滥炸,炮火连天。在绛县好汉塚,敌人发现了访问团行踪,派骑兵进行追击,派飞机侦察轰炸,形势十分危险。在部队的全力掩护下,团员们冒着密集的枪林弹雨脱离险境。 访问团深入前线,深入农村,深入战壕,向官兵和广大群众宣讲国内外政治形势,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团结,坚持抗日,同仇敌忾消灭敌人。38岁的王礼锡,既是团长,也是全团的老大哥。他个子肥胖,血压偏高,眼睛高度近视,但他和年轻人一样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把配给他专用的马匹让给女团员或驮行李。他每天要采访,要慰问,要演讲,要应酬,全团的人数他最忙。在曲沃县,王礼锡看到这里的民运工作搞得好,前方后方团结御侮,使日本侵略者屡遭伏击,寸步难行。他十分兴奋,当即在马背上赋诗一首:“尘黄日白风萧萧,寻常百姓都带刀,只须卫上将军去,敌人不敢窥中条。”他每天还要写一篇千余字的《笔征日记》,供香港《星岛日报》专栏逐日发表。 时值盛夏,酷热难熬。团员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已经感到相当疲惫。8月18日,王礼锡率团在绛县东官庄访问“红枪会”后,晚上突发急病,高烧不退,全身泛黄。由于道路受阻,交通不便,条件恶劣,山区缺医少药,得不到有效治疗。团员们用竹轿抬着他东躲西藏,辗转走了5天5夜,直到24日晚上才渡过黄河,躲进一列闷罐火车里将其送到洛阳。由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虽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王礼锡于8月26日逝世于洛阳天主堂医院,终年刚过38岁。 王礼锡逝世之后,由卫立煌将军主持,在洛阳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共中央和延安文艺界发了唁电,蒋介石也致电表示哀悼。宋子文、于右任等还送了挽联。周恩来在百忙之中偕同夫人邓颖超专程赴重庆青年宫慰问王礼锡夫人陆晶清。国共两党、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以及国际友人,有的参加悼念活动,有的作诗撰文悼念。重庆《新华日报》、《大公报》、《宇宙风》等10多家媒体还开辟纪念专刊专版,为失去这位著名爱国诗人和坚强勇敢的抗日志士而深表痛惜与追思。
责编/何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