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自由 宪政 民主
查看: 1168|回复: 8

[转帖] 先羌人是汉藏共同的祖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6 22: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麟剑《人类源流史》蒙古利亚人种2∶先羌人是汉藏共同的祖先


蒙古利亚人种2

一、先羌人

先羌人是汉藏共同的祖先。

《海内经》(西北):“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各曰相顾之尸。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伯夷父:相传是帝颛顼的师傅。伯夷父生了西岳,西岳生了先龙,先龙的后代子孙便是氐羌,氐羌人姓乞。

《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氐人国在建木所在地的西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人的面孔却是鱼的身子,没有脚。《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在氐国西。高柳在代北。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黄酆氏国,疆域有方圆三百里大小。有道路通向四方,中间有一座大山。流黄酆氏国在后稷葬地的西面。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无论是从外貌到文化,都很难让人相信汉人和藏人本出同源,但分子人类学家对此深信不疑。最早提出汉藏同源的是中国的一些语言学家。原本在语言学界认为,南方的侗傣语和汉语最接近,后来发现与汉语最接近的是藏语。藏语中大多数字的发音在中国东南部的方言中都能找到,而且字义相同。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非同一般意义的对应关系,而是系统性的一一对应。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于1996年在DNA中找到了汉藏同源的证据。发现汉人和藏人在M122以及在其分支M134上都有相同的突变,我们把这批人称为古羌族或先羌族。通过对Y染色体主成分分析,发现藏族的突变频率与汉人最接近,这意味着在藏缅语系的诸多民族中,藏族和汉族最接近。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华夏56个民族和东亚、东南亚各民族都是由南亚语系的先民分化出来的,因为他们身上都带有M122的突变。

他们认为,M122突变大约发生在三万年前,那时中国陆地上的许多山脉被积雪常年覆盖,除了有少数棕色人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更多的地方显得空茫一片。这时候,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取得一定势力,棕色人不断向南向西退缩。

当中国陆地上的冰川不断地消融时,一支带有M122突变的南亚语人群开始进入了中国。目前发现关于南亚语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有3条,共有2个入口,一个是在云南,一个是珠江流域。

其中一支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他们最终在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到达了河套地区,黄河中上游的盆地。这批汉藏语系的祖先也被后人称之为先羌,成为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先羌人最大的遗传特征就是“六指”,古疏勒国、现代的西藏人都有这种显像遗传特征,甚至现代的汉人种群中还有六指的的隐性遗传特征——小脚指盖分叉。

先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和华夏民族的主要祖族之一,她们与白种人结合,孕育了包括“犬戎”、“白狗”、“白狼”等大部分西戎族,他们后来又逐步与其他人混血发展出了西羌人,西羌族性格刚烈勇猛。《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这几句评语简直就是在说狼,也是对草原狼和游牧民族性格的高度概括。

先羌除了主流孕育了汉族、党项、土蕃、藏族等民族,而且先羌族流入蒙古草原的分支部族还参与了蒙古草原民族的形成。据有的专家研究,单音节有声调的汉藏语系就发源于单音节的古羌语。直到现在,许多汉字还带有华夏祖先羌人的游牧血统的胎记。例如,现在用得最滥的“美”字就是这样,美字由“羊”字和“大”字组合而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从羊,从大羊。”徐铉注释道:“羊大则美,故从大。”可见华夏先祖的审美观是游牧人的审美观。

羌族的伟大在于她的刚强性格和超人的智慧,与古羌族同时存在的古匈奴等游牧民族早已消亡,而她却一直顽强生存延续至今,她的儿孙子族的数量已达到令世界震惊的十几亿之巨……

这一支南亚先民在出发时的头颅还很圆,又因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关系,出现了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征。但他们顺着江,走着河谷,从云南来到甘肃、新疆之后,人体形态也发生变化。而到了高原登上昆仑山之后,不再受疟疾影响,加上缺氧,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于是存活下来的人,脸都变得很长,线条、棱角变得刚硬、如同刀削,他们这个种族还有个著名的遗传特征就是六指,居住的地点就是昆仑山脚下,黄河上游流域。

在漫长的行进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也发生变化。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口耳相传所带来的变化,听的人觉得你在讲另一个字,复述的时候就变成另外一个音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1万多年的迁徙,在他们的体内M122的基础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突变,M134.这样一直到5000到6000年前甚至更早些,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不安分”了,那时,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汉藏语系的两个语族开始分野。其中这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又发生了M117的突变。他们带着这个突变向东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来。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农耕为生。M117是汉人身上很古老的一个遗传突变。另一个亚群被称为藏缅语族群体,他们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就像细胞在不断裂变,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颇、土家。他们后来在渭河流域磨砺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秦人,盘踞在关中,积聚着统一中国的实力。

==========================
另请看
汉族与羌人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同源?和现代羌族又是什么关系?

请打赏
发表于 2021-4-6 2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民族——古羌人

古羌人遗址

大约在2万年前左右,黄种人汉藏类型几乎已经将四川盆地填充完毕,采集渔猎时代,土地能承载的人口极少,所以四川盆地的汉藏先民,人口很快就抵达了上限,处于盆地中心的各个部落开始了领地争夺的战争,而处于盆地边缘的部落,开始将多余的人口往更偏僻的深山迁移。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一些部落,逐渐地沿着河谷往川西北山地发展,比如嘉陵江河谷、涪江河谷、岷江河谷。他们溯着河谷而上,向树枝分叉一样,把族群散播到川西北的连绵大山中。 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摸索,有的部落止步于川西北边缘的高原雪山脚下,有的部落发现了汉中盆地这么一个好去处,但以后只怕上万年的时间都得蜗居在这边四塞的汉中盆地了。 只有一少部分部落比较幸运,他们沿着涪江和嘉陵江的上游的部分支流,渐渐地走出了川西北-陇南山地,发现了山北面还有一片比较平坦的新土地——陇西高原。 在眼前这块新土地上,这些幸运的部落发现,当地并没有多少原住民。在黄种人分化出来之前,亚洲矮黑人和亚洲棕种人就已经往亚洲各地扩散了,亚洲棕种人甚至在2万年前之前就已经扩散到美洲了,成为最早踏足美洲的智人。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内陆,他们需要依靠海洋补充食盐,而且他们初到亚洲时,面临的是一片完全没有人类的土地,沿海的土地已经足够他们扩散和消化了,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冒险进入艰难而充满更大危险的内陆。


古羌人文化

黄种人到来后,先分化出去的北亚、南岛两个类型的族群也是首先选择沿海和近海陆地,他们宁可选择与原住民开战,抢夺他们沿海的土地,也不首先选择深入内陆。基因的变化使得黄种人获得更强健和高大的体魄,相对于矮黑人和棕种人来说,而社群的发展也使得黄种人的氏族部落协调作战能力更甚于矮黑人和棕种人,因而在生存的竞争中,黄种人逐渐将前两者排挤到偏远地区。 轮到汉藏族群扩展时,沿海已经被同样体魄强健、同样社群组织程度紧密的南岛人、高棉人所占据,他们往往往南或往东,都会被挡住去路,长达几百上千年的部落战争,却难以抢夺更多的土地。 后来者的劣势也成就了后来者,给了他们新的机遇。汉藏族群不得已,只能在缅甸地区“人满为患”后,在同血缘之间的各部落战争之余,被迫往更遥远的内陆发展。内陆的艰难和危险在于,没有方便的食盐补充渠道,而且内陆更是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大型猛兽。 但汉藏人逐渐发现了云贵地区的自流井,天然流出的卤水,以及一些躲藏在石头中的盐矿。原始的汉藏人并不具备开槽盐井和盐矿的能力,但充沛的水流量、发达的水系、溶洞,帮助了他们把盐水带到了地表。 掌握了内陆获取食盐的方法,汉藏人终于可以在遥远的内陆长驱纵横,甚至不用担心前方有原住部落阻挡,就像刚刚进入陇西高原的这些幸运部落一样。这里没有矮黑人和棕种人的痕迹,而更早的东亚直立人——另一种人科物种,已经在十万年前开始的末次冰期中趋于灭绝了。所以说,这里完全是一片新家园。 这些幸运部落在陇西高原上迅速繁衍生息,数百年后,这里已经遍布他们的部落。他们都是川西北那群部落的后裔,更是幸运进入陇西高原的那些部落的后裔。 他们的相貌没有什么改变,风俗习惯也不会有很多的变化,旧石器时代的生活并不复杂,而且十分简单。不过因为长久的与川云贵地区的亲戚相互隔绝,他们的语言和基因都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与之前的亲戚族群相异。 大约从这个时候起,在陇西陇南生活的这些汉藏部落,已经成为了新的族群,由于他们是汉藏羌等族群的共同祖先,我们不妨称之为古羌人。

古羌人

大约从这个时候起,在陇西陇南生活的这些汉藏部落,已经成为了新的族群,由于他们是汉藏羌等族群的共同祖先,我们不妨称之为古羌人。 古羌人生活在这片小高原上,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制作各种简单而原始的捕猎工具,过着简单的渔猎采集生活。他们以直系血缘关系关系为纽带,组成一个个氏族,当氏族壮大人口增加后,会分化出新的氏族。 这些拥有共同直系祖先的氏族,如果不是因为迁徙的太远而无法联系的话,都会组成一个大的群体,胞族。由于氏族胞族内部不通婚,所以往往氏族/胞族会与族外的其他氏族胞族通婚,经常通婚的氏族间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关系,相互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群体——部落。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2万年到1万年前这段时间内,古羌人的各个部落仍旧在不断的繁衍,人口与部落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 在农业没有出现之前,原始先民依靠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资源承载的人口比较少,往往资源中等环境尚且良好的地区,好几个平方公里才能承载一个常住人口。比如欧洲人殖民美洲之前,墨西哥以北的北美印第安人就处在渔猎采集时代,部分部落拥有简单的农业,即使这样,在16世纪,整个美国的面积也就只有150多万到200万的人口,550多个部落,甚至更多。 这样平均下来,每个部落的领地在1.8万km2左右,相当于现在中国内地一个普通的地级市的面积。但平均数是偏大的,因为北美中西部的山地和大草原承载的人口更少,部落领地普遍偏大,把平均数拉高了。这样算下来,一般一个采集渔猎部落的领地,会比1.8万平方公里还要小一些,当然,大部落的领地会稍大,小部落的领地,自然也就稍小了。 而人口上,平均每个部落的人口在两三千人左右,当然,大部落的人口会更多,小部落的人口会更少。每个部落再往下分下去,一个氏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村庄,所谓的部落,也就是几个村庄或者十几个村庄的组合。 可以想象出来,一个县的面积,也就住着几个村庄的人口,一个地级市的面积,才住着十几个村庄。上古旧石器时代人口的稀少,由此可知。还可以想象的出来,1万多年前的古羌人部落,除去老幼妇孺,壮年男性也就不到五分之一,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大体上也就是几百人打群架的规模,可以想象他们拿着木棍、石块对砸的画面。 古羌人的这些部落中,有一个部落比较特殊,他们生活在天水市一个叫大地湾的地方,从2万多年前一直到5000年前,这里一直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没有多大的变动。长达一万五千多年的生活,在这里留下来著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这个遗址目前被看作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大地湾文化的早期,也就是2万年到1万年前之间,出土了一些粗糙的打制石器,为我们展示了古羌人生活的一些蛛丝马迹。在这段文化层的后期,古羌人的石器中渐渐出现了一些器形较小的打制精细的石器,称作细石器。 无独有偶,陇西地区东面的邻居,关中地区也出现了一个细石器文化遗址,渭南市境内,黄河大拐弯西畔大荔县境内的沙苑文化遗址。而在沙苑文化的黄河对岸,山西蒲县境内,也有一个细石器文化遗址,薛关遗址。附近临汾吉县境内的狮子滩遗址,再往东不远,晋东南沁水县境内的下川文化遗址,都是与大地湾同时代的细石器文化遗址,介于2万年前左右到1万年前之间。


古羌人遗址


比较独特的是,在这同一个时代,东亚其他地区,都没有出现细石器文化,独独这一片地区不约而同的出现了细石器,而且恰好从陇西到关中,从关中到汾河谷地,再从汾河谷地到长治盆地,形成连成一片的趋势。细石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其他地区没有产生,独独就这一片地区产生,而且这一片地区恰好又能连成一片,相互之间的地形比较畅通,没有阻碍?在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事实呢?
发表于 2021-4-6 22: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家!袁莎:汉、藏、羌民族为什么要找源头?

作者:袁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发展,是认识多民族中国特色的切入点,也是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

中国西南地区山高水长,是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源头,孕育了中国两大文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这里山河纵横、大江奔流,地理风貌独特,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有藏族、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彝族、纳西族、羌族、哈尼族、土家族等民族。山间河谷是汉藏之间以及其他民族共同的接触地带。这一地带既可作为双方争夺、角力的自然空间,也是不同文化相遇、冲突、汇通的社会空间。这里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和民族分布的地理形态,是中华民族外在的典型特征。生活在这一地带的汉藏民族互通相融,而羌族是汉藏文化的过渡和纽带。在民族迁徙和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共同的羌族历史文化”的建构,产生的历史记忆,认同羌族为这一地区许多民族的“共同起源”。“羌族,像是汉、藏间的变色光谱,愈往东南,这儿的羌族便愈像汉族;愈往西北去,当地的羌族就愈像藏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5月)


资料图:羌族民众载歌载舞欢庆羌年。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寻根问祖:汉、藏、羌民族同根同源

要科学地回答汉、藏、羌民族同根同源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依据汉、藏、羌民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证,必须从古代中华民族文化源流的宏观角度论述汉、藏、羌民族之间以及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科学论证。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说明古羌与殷商关系密切。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有史以来,如《后汉书西羌传》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晋语国语》也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些记载都明确了古羌与华夏的同源。而古羌与藏族亲缘性的关系,藏族学者多识认为,根据多年来对藏、汉文史资料和众多文化现象的对比研究,确认“藏”和“羌”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藏汉民族在人种、族源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还认为,藏语称汉人为“嘉”,藏学家黄奋生先生说“嘉”同“夏”。从“嘉”这个名称断定,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朝藏汉民族已有交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龙西江认为,“藏汉民族同根同源”的结论,是中国古代史的众多学者长期以来依据大量藏汉文献证据得出的,现在又有了生物遗传学在基因上的证据。如多识老师的研究结论,与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些巨匠,例如王国维的弟子、甲骨文专家、已故中国古代史专家、四川大学历史系原主任徐中舒老教授,还有已故古藏史学家任乃强老先生,还有写《羌族史》的李绍明先生,以及冉光荣先生、周锡银先生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藏出自羌”,藏羌同源,汉羌同源,藏汉同源。(《藏汉民族历史亲缘关系探源》,2001年11期《新华文摘》)

羌族,目前在中国有3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其南面是分布于川、滇、黔三省,人口870多万的彝族;其西面是人口近700万,分布于中国四分之一土地的藏族;其东面则是更广大的拥有13亿人的汉族——全世界拥有共同祖先的最大族群。对于当代汉、藏、羌之间的族群关系,从更大范围的民族起源与形成厘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族源、语言、宗教、风俗、戏剧等多角度深入探究汉藏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的梳理,我们对藏汉民族的历史亲缘关系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实际上是要说清楚现代藏族人和古代羌人的关系,说清楚古代羌人和汉族先民之间的关系。汉文大量的文献记载,已经廓清了古代羌人和汉族先民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藏人和古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受语言文字、藏语的古今音变和方言差别等众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了解“羌”是古代藏族的名称,因此在藏族的族源上产生了种种说法,而大量的藏汉文历史资料和众多文化现象证明藏汉民族在血缘和文化上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此,了解藏汉历史亲缘关系时首先要了解藏羌关系非常重要。只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藏族的历史渊源和藏汉民族之间的历史便一目了然。


资料图:羌族民众跳莎朗舞。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殊途同归:汉藏佛教的渊源

佛教传入吐蕃,汉藏佛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达1380多年。唐代,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以唐朝向吐蕃输入佛教为主,主要是禅宗在吐蕃的传播,核心人物是摩诃衍入蕃传法和禅宗其他派别僧人在吐蕃的活动。这一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桑耶寺建成,摩诃衍的靴子最后留在了那里。佛教最早传入吐蕃,最重要的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一尊佛像。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被西藏供奉至今,西藏信徒最崇敬此像,称为“觉阿仁布齐”,意为释尊大宝。据《西藏王统记》《红史》等史书记载:此像铸造于释迦牟尼在世时,后于前秦苻坚(338—385)时,被其派吕光迎入汉地。实际上,吕光从西域返回途中,苻坚就被杀,前秦瓦解。此像应该是后秦弘始三年(401)年随鸠摩罗什一起进入长安的。后来辗转进入唐宫中,成为皇家敬拜的对象。文成公主入藏时,在她的请求之下,成为重要的陪嫁品。史载,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重新迎请供奉于大昭寺。

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发展,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政治上,推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民族地区对中原政权的内向力,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地理疆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上,大量西藏僧人进入内地朝贡、传法,中原统治者的物质赏赐和信徒的供养流向藏地,促进了两地物资流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上,认同增强,共识增多,并且汉藏佛教艺术等也互为影响,互相成就。另外,汉藏佛教的交流交融对佛教本身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汉藏佛教形成水乳交融之势,汉地禅宗思想广泛影响了西藏佛教,而西藏佛教的密教内容也补充了汉地佛教的不足。

藏族学者班班多吉认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者是一个互为参照的关系,研究两者间的关系、交流脉络及影响会让我们得出很多启发。汉地佛教最早传入西藏,当时藏族地区流行本教,本教抵挡不住佛教进入吐蕃地区,藏族人解读佛教的方法与汉族人解读佛教的方法,其路径是一致的,都采取了“格义”的方法。再后来,藏传佛教出现了宗派,主要受到汉传佛教的影响。比如,藏传佛教第一个派别是宁玛派,它的根本思想是“九乘判教法”与“大圆满法”。现在很多学者都发现“九乘判教法”与“大圆满法”在印度佛教中找不到经典根据。所以,可以判定是藏人创造。另外,这一“九乘判教法”与“大圆满法”的思想实际上受到了禅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与华严思想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由此,我们充分认识到汉藏交融具有可行性的思想教义基础,二者同理同源。汉藏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共同的,都是中观、唯识这些佛教核心的思想义理。从教理的沟通来说,汉传佛教的“自然智”“平常心是道”这些思想观念,在藏传佛教中都有近似或对应的实践修法。藏传佛教中保留的诸如“汉地大圆满”“支那堪布遗教”等名词和具体思想内容,也是体现了汉藏佛教在教义方面非常深入的交流。(圣凯,《汉藏佛教交融史与中华文化研究》)


资料图:藏传佛教僧人跳“金刚舞”。中新社记者 康平 摄

文化浸润:中华民族的底色

西方世界很难理解今天的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的疑惑就是中国何以能够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维系数千年且生生不息。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华民族既有统一的历史时期,也有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既有汉族一统天下的时期,也有边疆民族入主中原获得统治权力的时期。但无论哪一朝代,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从未中断,各民族相互吸收、借鉴、接纳、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无论多少王朝更替,在中国人眼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无论统一与割据,都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文化。汉藏民族之交流交融发生于中华民族这一整体认识框架之下,是实现整体性中华文化认同的要求,将其建立在中华民族认同的整体视野下,藏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文化交流交融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藏文史书中说,早在吐蕃第一位国王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在世时,许多汉地的历算、占卜和医学著作就已经被翻译、流传到了吐蕃,按照传统的说法,藏文书面语是松赞干布时期才创立的。藏族史家的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藏族传统使用的占卜方式确实与汉地的九宫、八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汉地的“河图”“洛书”,以及阴阳五行之说,很早就已经渗入西藏文化之中(沈卫荣,《汉藏交融与民族认同》,2010年)。文成公主入藏以及从长安进藏的和尚们不只是将汉地的佛法带到了雪域,更把汉地饮茶的习俗传到了吐蕃。


资料图:青海藏文化馆中展出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今天的藏医是在继承古代藏医学知识并吸收大量中原医学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文《雅隆觉卧佛教史》载,文成公主携带来的汉地医学著作和器械有:“治疗四百零八种病的药物和医方一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件,配药法四部”和“八观察法,五诊断法,六拔除法,四部配药法”;据藏文献《法王松赞干布遗训》记载,《汉公主大医典》是吐蕃医学史上最早的医著。此后汉藏合著的医学书籍越来越多,其中藏医史上著名的《月王药诊》一书所记录的“诊脉、验尿、用药”,尤其在医学理论等方面是完全近似中医内容的一部著作。

吐蕃历史上的著名医生中,被誉为“诸圣医之首”的汉族医生东松康瓦两次入蕃,把一生献给吐蕃人民。他在吐蕃娶妻生子,世代行医,并和三位汉族医生一起将汉地大约十种医学著作翻译成藏文。另一位吐蕃最负盛名的医生老玉脱丹贡布的儿子对汉地医学谙熟,切脉部位和方法以及用药等都和中医相似。千百年来,藏医藏药和中医中药在两个不同地域互通互教、共同发展,服务人类,启迪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文欣
发表于 2021-4-6 22: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与羌人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同源?和现代羌族又是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的古族群里,羌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族群。说它独特是因为它可以说出现的最早,至少在大禹时代就已经有了记载。而在中古时代,羌人仍然大量存在,比如在被称为“五胡乱华”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五胡”里就有羌人。而在现代,羌族又仍然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那么从上古到中古再到现代的羌,其含义是否相同?在上古就和汉族先民有密切联系的羌人与汉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古羌人是什么人?

其实在远古,羌人或者说先羌人可以说是除了汉族的祖先华夏人之外的其它汉藏语系族群的统称。根据现代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观点,现代的整个汉藏语系诸民族在6000多年以前可能拥有共同的起源,而汉藏语系的分化则大约发生在5900年以前,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古汉语和藏缅语族的各种语言,而只存在有当时并没有分化的古汉藏语。

而这也就进一步说明,包括华夏族、古羌人以及现代各个说藏缅语族语言的诸民族很可能是拥有共同祖先的,而这些共同的祖先出现分化大约发生在5900年前。当时生活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一支向东迁徙成为了后来的汉人,一支向西迁徙成为藏族等民族,而另外一支则向南迁徙成为了缅甸等民族。后来的历史传说里也有古羌人是炎帝后裔的说法,这可以说也是对古汉藏人原本是一体,后来出现分化的一种体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后来的汉人和羌人是有着共同起源的。


大禹可能有一些羌人背景
而且在华夏族形成的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古华夏人和古羌人的区分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比如《史记》里就曾记载说“禹兴于西羌”,而另外有些记载也说大禹可能出生在今天四川省的汶川和北川周边地区,所以大禹是有可能出身于当时一个古华夏人和古羌人杂居的地区,或者说当时还处在古华夏人和古羌人没有完全分化的时期,因此大禹可能有一些羌人背景,所以《史记》里才会说他“兴于西羌”。而这本身其实也是汉藏语系各民族有共同起源在古籍上的一种体现了。


甲骨文里的“羌”字
而在夏朝建立,华夏族基本成型之后,羌人这个概念基本上就成了除华夏族之外其它说汉藏语系族群的特指称呼。在商代甲骨文里,曾记载说当时河南、山西和陕西也都存在有羌人,是商朝在西方的主要敌人,双方曾多次发生战争。而后来周武王灭商时,其军队中也有羌人加入,有人甚至认为后来经常与周王室通婚的姜姓家族也有羌人背景,因为《山海经》里在记载羌人是炎帝之后的同时,还说羌人是姜姓之祖。所以可以说一直到周朝时期,羌人仍然是一个与华夏人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亲缘族群。

十六国时期的羌人

到了西周晚期,华夏人与羌人的分化更进了一步,双方之间的冲突也多了起来。当时羌人的聚居地主要位于今天的陕西、甘肃和青海一带,而在这时他们更多地被称为了西戎。许多人认为曾经灭亡了西周的犬戎也是羌人的一支。

而在西周灭亡之后,西周故地被封给了秦国,所以之后秦国曾与不同的西戎部族,也就是羌人部族发生过多次战争。在秦穆公时期曾经对西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胜利,至少八个西戎部落对秦称臣,这段历史后来被称为秦霸西戎,可以说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秦国和羌人是老邻居
而在战国时期,秦国又攻灭了其它一些西戎部落,当时这部分羌人后来基本上全部融入秦人之中。但当时也有一些羌人部落不愿臣服于秦朝,向西迁徙。比如《后汉书》里曾记载说当时有个叫无弋爰剑的羌人为躲避秦军,迁到了今天青海境内的湟水流域,最终成为一支羌人的首领。所以后来羌人就主要居住在今天的甘肃和青海境内。而在此时,羌人进一步分化,其不同分支可能在后来成为了藏族等许多其它民族的先祖。

而在此时,汉朝也逐渐兴盛,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汉武帝经营西域之后,许多羌人聚居地也都逐渐被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而到三国时期,在中原激烈战乱,实力明显下降之时,羌人则大量迁居传统的中原领地,特别是河套地区。在西晋被南匈奴所建立的前赵政权灭亡之后,中原地区陷入全面战乱。当时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曾一度接近统一中国北方,而有些观点认为氐人其实也是早期从羌人里分离出来的一个族群,但这种观点有争议,而且在当时很明显氐人和羌人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族群。


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由羌人所建立
而前秦在淝水之战被东晋击败后,不但南下江南的企图泡汤,而且还很快导致其它许多被其统治的族群反叛,这时羌人的一个领袖姚苌在公元384年借机起兵,被其族人推举为“万年秦王”。很快他的军队杀死了前秦大帝符坚,建立后秦并定都长安。所以这时的羌人其实和上古时代的羌人已经有很大不同了,这时的羌人其实只是上古被称为“羌”的族群中一个并不算大的分支,可以说这时羌人的主体其实都已经在之前的历史中融合于汉族和其它族群之中。

从西夏到现代

而在公元417年,后秦被东晋灭亡,之后羌人继续分化。后来位于甘肃和四川地区的两支羌人部落宕昌和邓至也曾先后兴起。而到隋唐时期,在甘肃和青藏高原地区则聚居有党项、东女和白兰等羌人部落。所以大家也就知道了,党项人也是羌人的一支,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党项人很可能也有一些鲜卑的背景,所以在早期其首领都是姓鲜卑姓氏拓跋的。另外此时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政权的吐蕃人,则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名为发羌的羌人分支后裔。


西夏的党项人
后来党项人在唐末崛起,其首领拓跋思恭还因为帮助唐朝剿灭黄巢而被唐朝封为夏州节度使。而在公元1038年,元昊在击败宋朝之后自立,建立了西夏政权。这可以说是羌人在历史上的一次巅峰了。但西夏政权在维持了189年之后,被蒙古帝国灭亡。之后党项人曾受到残酷屠杀,虽然后来党项后裔还大量存在,但基本上都迁离故地,逐渐融入汉藏蒙等民族之中。

所以在西夏灭亡之后,羌人的数量再一次急剧减少,只是四川等地少量部族没有融入其它民族,而这部分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羌族,目前中国境内的羌族人口大约为30万人。所以总体来说,现代的羌族和西夏、十六国时期乃至上古的不同羌人族群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只是其非常小的一个分支。而羌人这个称呼从上古汉藏人到华夏族以外的汉藏族群,再到对西北地区一些族群的称呼以及十六国的羌人和西夏时期的党项羌,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内含,虽然有传承,但差异也非常明显,所以不同时期的羌人恐怕也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发表于 2021-4-6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NO.44 汉藏羌共祖——古羌人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1.6万年前,古夷人从南阳盆地的古苗人中分化出来,并很快占领华北平原。最初,东夷人的组成是东夷甲支为主,东夷乙支次之,其余古黄种人基因及古印第安人基因占极少比例。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但在1.6万-1.3万年前之间,东夷乙支突变出「东夷晚支」O2a2c1-M134,其人口繁衍逐渐超过东夷乙支的规模,仅次于东夷甲支,并且扩散至南起江淮、北至辽河平原的华东地区。

1.4-1.3万年前左右,中原地区的「东夷晚支」又突变出一个新的类型,「汉藏支」O2a2c1a-M117。这一支是汉语族与藏缅语族的共祖,我们称之为「古羌人」。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古羌人以中原地区为根据向四方扩张,但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扩张都没有明显的成果,因为河北、山东、江淮、南阳盆地早已经是古夷人和古苗人的地盘。

只有往西方的扩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中原往西,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洛阳盆地西端的崤山通道,一个是太行山与王屋山交界处的太行山谷通道。通过这两处,古羌人可以分别抵达关中盆地、山西高原,这两处广义上都属于黄土高原的范畴。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在1.3万年前左右,全球均温已经上升到与如今接近,仅低1℃左右。黄土高原的东南部恰好处在400毫米降水线附近,山西高原与关中盆地比今天略微干冷,覆盖着中温带阔叶森林,也适合半只脚步入农业时代的古羌人进行简单的刀耕火种。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而当时的黄土高原北部,由于更加干冷,气候类似于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而当时的鄂尔多斯高原更加干旱,类似于贺兰山以西的干旱沙漠。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后来气温升高,气候更加湿暖,古羌人才会往黄土高原中北部迁徙。但在1.3万年前,他们显然更喜欢相对比如湿润的山西高原和关中盆地。

不过在关中盆地西侧,还有一个同样相对湿暖的地区,陇西高原。从关中盆地的西端,渭河支流的汧水河谷,沿着陇山东麓往西北方向行进,就可以穿过陇山山脉中的山谷通道,进入到陇西高原。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陇西高原属于黄土高原的西南版块,南面正处在岷山与秦岭西端的交接处,夏季的东南季风可以从陇西南部的山区进入这里,带来可观的降水。这使得陇西高原虽然比关中盆地偏西北,却并没有像黄土高原中部那样形成干旱的草原,而是和东面的邻居一样,覆盖着温带森林。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进入陇西高原的古羌人,击败驱逐当地的新棕人,而后定居下来,他们甚至在新棕人生活过的村舍旧址上重建新的村落。陇西东北部靠近陇山、如今天水秦安县的大地湾,就发现了这样的遗址,称作「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1.3万年前属于新棕人的旧石器文化层,1.3万年前以后,则突然进入了古羌人的中石器文化层。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如果仅仅只到这里,那古羌人的地域、人口都不能与古夷人、古苗人相比。

8000年前左右,距古羌人抵达陇西已经将近5000年之久时,全球均温上升到17℃左右,比现在还高1-2℃,青藏高原比现在更加湿暖。古羌人从陇西高原西南端、岷山山脉与祁连山脉交接处的洮河河谷、湟水河谷进入青藏高原。

从湟水河谷向西,进入的是湟水谷地,这里是现在青海省会西宁所在地。湟水谷地的降雨、温度适中,适合古羌人发展原始农业。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不过湟水河谷以西的青海湖盆地和海南盆地,海拔更高、降水更少,就不太适合农业了。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不过这里覆盖着成片肥美的草原,生活在藏羚羊、牦牛等大型食草动物,处在刀耕火种时代的古羌人,放弃种植粟的定居生活,回到纯渔猎时代,并不是一件难事。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以捕猎牦牛、藏羚羊为生的古羌人,在5000年前左右成功驯化牦牛,并沿着「唐蕃古道」,越过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进入到青藏高原南部的卫藏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这片土地已经有先来者了。

先来者是从云贵高原西北部迁徙而来的「近古彝人」的一支——古羌藏人。2万年前左右,古濮人中的古泰人从岭南往云贵高原迁徙,驱逐了那里的「次古彝人」,并且有一部分古泰人融入到「次古彝人」中,形成「近古彝人」。

但「近古彝人」依然受到滇东、黔中等地的古泰人的压力。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开始变得宜居,「近古彝人」中的「古羌藏人」逐渐往西迁徙,分部到整个川西高原,并在1万-8000年前左右,扩张到青藏高原的中西部。

这一支彝人虽然在文化、样貌上与云贵彝人相似,但父系基因却不是主流的F2,而是与日本新阿伊努人父系D2基因更接近的D1基因。D1族群扩张到卫藏地区时,又突变出新的类型D3,并成为那里的主体基因。

5000年前左右,扩张到这里的古羌人与古羌藏人混血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族群,藏人。今天藏人父系中的古羌支O2-M117基因,与古羌藏基因D1、D3基因持平,这正是5000-4000年前之间两者融合的产物。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这样的融合除了康藏地区外,也发生在高原东北部的松潘草原。古羌人陇西支除了往湟水河谷扩张外,还往洮河上游迁徙。穿过岷山山岭之间的洮河河谷,便来到了著名的大草地——松潘草原(若尔盖草原)。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与其他草原不同的是,松潘草原四周都是海拔超过4千米的高山,而草原本身海拔也超过3千米,蒸发量很低,又能充分接受夏季风雨水的滋润,又有高山融化的雪水,使得这里的草原极为湿润,形成无数的小湖泊和沼泽地。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松潘草原之所以著名,除了红军过草地的故事以外,还因为它是历史上著名的氐羌的发源地,白狼羌就生活在这片草原上。

如果说「白狼羌」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话,那说起他们的后裔——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人,很多人就应该知道了。

战国时期秦国征讨西戎、东汉百年「汉羌战争」、唐朝与吐蕃战争,使得松潘草原地区的羌人部落被迫陆续迁离故土,从川西山地南下进入川南和滇北。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一带的纳西族,以及以母系社会「走婚」和泸沽湖闻名天下的摩梭族,都是那次羌人南下大潮中,从松潘草原迁徙到滇北的,他们又被称作「牦牛羌」。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也正是这次羌人南下潮,征服了滇北的「近古彝人」,使两者融合形成现在的彝族、哈尼族等民族。

此外,羌人的南下,迫使云贵等地的泰人往南迁徙,进入掸邦高原和湄南河平原,征服了那里的「孟-高棉人」,形成后来的泰族,并建立泰国。

也有一些羌人部落在云南没能立足,比如「牦牛羌」的分支「白狼羌」。「白狼羌」南下进入伊洛瓦底江盆地,由游牧转化为农耕,逐渐成为缅甸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缅族。

他们的南下,不仅将汉藏语系扩张到云贵和缅甸,也将汉藏支基因(O2a2c1a-M117)扩张到那里。今天的缅甸缅族人父系基因中,古羌支基因的占比甚至高达100%,以至于让很多人误以为,O2系基因是从缅甸北上云南而进入东亚的。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不过在「白狼羌」南下之前,5000-4000年前左右,「古羌人」与「古羌藏人」融合而成的羌人,就已经南下过一次了。他们越过松潘草原东侧的山谷,沿着岷江上游支流河谷一路顺流而下,抵达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那时的成都平原还是一片沼泽密布的地方,称作「蜀海」。迁入蜀海西北岸的这支羌人,用新掌握的青铜技术,兴修水利,逐渐把蜀海改造成良田。他们就是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古蜀国的古蜀人。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在往西南和南方扩张的同时,陇西古羌人还往西北方向的河西走廊扩张。

在1万年前左右,河西走廊接受来自祁连山雪水的滋润,形成水草丰茂的草原、迁徙到这里的古羌人,以狩猎采集为主,刀耕火种为辅,形成了古西戎人。

5000-4000年前左右,在中亚的家羊、家马和小麦传播到河西走廊后,古西戎人由「半渔猎半农耕」族群变身为「半农半牧」族群。在河西走廊西端,也就是新疆东部的吐火罗人的压力下,古西戎人往东方迁徙扩张,重新占领陇西高原,并越过陇山,进入黄土高原中部,即现在的陇东高原和陕北高原,并向北扩张到河套,向东扩张到山西高原的中北部。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商周之际,古西戎人甚至越过太行山脉,进入到河北平原。建立中山国的白狄,就是古西戎人后裔的一支。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述。

到4000年前左右,东亚地区以中原为核心,基本形成了东夷(古夷人)、西戎(古西戎人)、南蛮(古苗人)、北狄(古西戎人)的格局。


汉族、藏族、羌族共同的祖先源自哪里?


值得一说的是,古西戎人一个族群承担了西、北两面的角色,这也充分反映了上古时期,古华夏人对周边族群认知的模糊。

这种模糊的认知,事例比比皆是。比如壮侗语族的祖先,与语言习俗皆异的古越人被一同归为「百越」族群。这也的模糊认知,使我们至今也搞不明白很多族群的源流。

不过随着考古学对上古文化体系的构建,分子人类学对人类族群迁徙的梳理,以及史籍记载,并结合地缘、气候环境等因素,我们可以逐渐认清一些族群起源壮大的来龙去脉。

苗、夷、羌、越、濮的脉络大概理清,那么汉人最主要的祖先——古华夏人,该何时登场呢?我们下节继续。
发表于 2021-4-7 0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种族
原始东夷属于苗瑶、百越、通古斯民族的混血,特有的是Y染色体单倍群是O2、O1、C1,分布在华北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北方的东夷有更多的通古斯血统,南方的东夷有更多的苗瑶、百越血统,但总体上以苗瑶、百越为主。自从东夷首领与西邻原始华夏族在中原地区接触以来,东夷混入了越来越多的原始 华夏的因子,特别是华北平原的东夷已经大幅度华夏化(不但指语言上而且指血统上)。

东夷以凤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原始东夷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东夷文字(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 用)、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为紧邻民族华夏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族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从伏羲、神农、炎黄直到夏商二代,在华夏-东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不包括语言) 互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东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语言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华夏族(商与东夷联合灭夏,受东夷影响很大)。
太昊(即伏羲氏后裔分支)姓风,是原始华夏首领伏羲氏派驻东夷的殖民代表,东夷化成了东夷的世袭首领。春秋时的任(济宁市)、宿-须句(东平县)、颛臾(费县西北)都是太昊后裔回到伏羲母系故里后建立的方国。神农氏部落与太昊部落(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一样,也分为淮阳和山东两大系统,淮阳以华夏语言为主、山东以东夷语言为主,但神农氏各部落后来全部为东迁的炎帝部落(四岳之一支)所并。炎帝四岳之一支东 迁到今鲁西豫东接壤地区,以淮阳为都,完全取代了原神农氏的地盘,与太昊集团交错分布;居住在山东的四岳本为华夏,后来全部东夷化(语言上)。太昊集团有华夏族龙崇拜,但同时也和东夷一样以鸟为图腾崇拜。
蚩尤就是东夷的子孙,但具体是太昊还是神农之后,不可考。

少昊是东夷继太昊之后的又一个统治集团,嬴姓。少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帝喾的儿子少昊挚只是东夷诸多少昊首领中的一个,并且与之前和之后的少 昊首领也没有父系的血缘关系,母系倒有可能。少昊挚是华夏族派驻东夷的殖民代表,后来东夷化(改姓东夷姓嬴)变成东夷的代表了。

嬴姓祖少昊,其后裔春秋时仍有徐、江、葛、黄、淮夷、费、郯、谭、锺离等国。徐,今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江,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黄,今河南潢川县西 北;葛,今河南宁陵县;费,今山东费县;郯,今山东郯城县;谭,今山东章丘县境;锺离,今安徽风阳县。少昊嬴姓的一部分西迁在晋陕立国,成为秦国、赵国的祖先。偃姓祖皋陶,与少昊同姓,嬴、偃同字异写,由于部落的分化所致。偃姓在西周春秋时尚有奄(曲阜县),为少昊所都;英,今安徽金寨县;六,今安徽六 县;舒鸠,今安徽舒城县;东夷群舒,均为偃姓。莒国(今山东莒县)先为嬴姓,后改己姓,是少昊集团加入黄帝集团的部落。

夏初,启与伯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斗争,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炎黄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鲁、豫、冀三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父系是华夏,母系是东夷)。他们从燕山地区南 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今曲阜)与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为中心的各方国。西周初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

西周初既灭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的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夏化。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齐与鲁对周围东夷部落的政策有明显的区别:齐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鲁公伯禽治鲁“变其俗,革其礼”。齐所采取的政策,促进了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融合,不仅在春秋时首先称霸,齐国的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前567年齐国灭莱,于是 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已被齐兼并。鲁国伯禽强调变革当地土著居民的礼俗,虽然鲁以推行周礼着称,但当地土著东夷的习俗仍顽强地保留着。鲁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 的中心地区,以华夏族之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孔夫子,其先为宋人,是商族苗裔。

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分布着少昊集团的后裔嬴姓与偃姓诸国,如徐、江、葛、黄、淮夷、锺离、英、六、舒鸠等,他们是蚩尤战败后由山东迁移过来的东夷部落,但南迁后含有更多的百越血统。春秋时期他们与诸夏通婚,参与会盟,在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先后被楚、鲁、吴-越所兼并,他们的文化对齐、鲁、 楚及吴越都有影响,在政治上逐步统一过程中,文化与民族得到交汇融合,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应该说一直到汉朝,东夷的华夏化才彻底完成,东夷在向华夏族完全贡献了自己的科技智能后,在血缘上、语言上被华夏族函化,最终成为汉族的一分子。所以山东、苏北、皖北之汉族,血缘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统,非纯粹的华夏血统,但人种上与华夏无异,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原始汉人创造前仰韶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北辛(山东滕县)-青莲岗(江苏淮安市)文化,分布于淮北、鲁南,为前5400~前4400。

原始汉人创造仰韶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大汶口文化(是北辛-青莲岗文化的继续),主要分布在全山东、江苏淮河以北,在皖北、豫东和辽东半岛也有零星分布,为前4300~前2500年。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到了晚期,它还深入豫中地区,如平顶山寺冈、偃师滑城等地。辽东半岛旅顺郭家村下层,是大汶口文化向北波及的证据。

华夏族创造中原龙山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继续)。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以山东为主,也包括江苏、河北和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前2500~前2000年。

华夏族创造夏-先商-先周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岳石(山东平度县东)文化(前1900—前1500)。岳石文化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空隙。
东夷被华夏族击败后,东夷北支逃到辽河流域,深深影响了西伯利亚和北亚居民的基因构成,O1—M119成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基因,O2成为满族、朝鲜族、大和族的第一基因;东夷南支向南逃窜,回到自己的百越老家,并将部分C1/D带到南方。从此,东夷民族从肉体上、文化上从黄河流域消失,取 代他的是带有O3—M122的华夏族。

汉藏民族Y染色体单倍群是O3—M122。O3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中国云南省、印度东北部那加邦的藏缅族群里,很多民族中出现频率为100%,如独龙族等。在靠近中国的东南亚地区,O3数量比较多,缅甸、老挝、越南都超过50%。

汉藏民族一支形成了藏缅族群,他们创造了马家窑文化,以陇西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马家窑文化是陕西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性的变体,年代为前3300--前2050年。齐家文化起源于中原之陕西龙山文化,随着不断向西发展,分布与马家窑文化地域重合,开始承袭了马家窑文化的若干因素,地域性也就显得更加突出,实属陕西龙山文化的变体。齐家文化早期为前2000年,已普遍出现铜器,晚期年限可到商代。至于甘肃西部的火烧沟文化,则已进入比较发达的青铜时代,为前1900~前1700。
藏缅族群不断南下,占领了原属棕色人种的和兄弟民族百濮的很多地盘,并于之通婚,融合成藏族人、羌族人、氐族人、彝族人、缅甸族人、蜀人、巴人(土家族)人。

其中,藏族是秦汉时期藏缅族群中的两支唐旄发羌(仙女),南下进入青藏高原,与当地的棕色人种土著雅砻(猕猴)混血而形成的。藏族人的遗传结构还能看到大量的D型Y染色体(当然O3型染色体占50%以上)。而观察藏族的面貌特征,甚至在同一个村子中,也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有的人是挺拔的羌人的面容,有的人则是敦圆的棕色人种面貌,肤色的差异也很大。

氐族仅存于四川和甘肃边界地区,有着惊人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型,说明他们是棕色土著的后代,并且在汉藏语中,“氐”就是“底层”的意思。羌人来到青藏高原,把原本就在这里的棕色土著称为“氐族”,因为他们“原抵”就在那 里。羌族也含有部分的D型,但还是以O3为主。另外,整个藏缅族群由于在黄河上游老家跟C融合的厉害或者因为后来匈奴、鲜卑、金山突厥、契丹、蒙古的影 响,所以都含有10%以上的C的血统。
O3在南亚语群体和苗瑶语群体中就存在。唯有O3e1是汉族才独有的,这个类型诞生于原始汉人的故乡黄土高原(甘南宁夏陕北),很可能是做了800年 江山的周族的祖先帝喾-后稷(弃)。今日北方汉族O占73%,K占13%,C、Q各占4%,R1a、J、其他各占2%;今日南方汉族O占71%,K占 14.4%,C占8%,D占4%,F占1%,R1a占0.8%,N占0.8%。
--
FROM 111.192.17.*
发表于 2021-4-7 0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4-7 00: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汉藏同源,有两层含义。语言存在发生学联系;父系祖先部分同源。

一,汉语和藏语存在发生学关系,基础词汇中有近半数同源,共同构成汉藏语系。下图引用自维基,为目前学界较公认的汉藏语系分布图。



二、在父系遗传上,汉藏语系存在强烈的“基因推动文化”的倾向,语系与Y染色体单倍群分布存在正相关。具体论证过程,可以看论文《Genetic Structure of Qiangic Populations Residing in the Western Sichuan Corridor》,对统计学没兴趣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结论。在2-4万年前,一个带有高频O3-M122单倍群(包括O3a1c-002611,O3a2c1*-M134, O3a2c1a-M117以及其他O3支系)的族群达到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并形成了氐羌族群。在新石器时代,氐羌族群经历了强烈的人口扩张。氐羌中的带有高频O3a2c1*-M134和O3a2c1a-M117的一支,也就是现在所称呼的原始藏缅族群,很可能也经由藏彝走廊经大规模西迁到达现今的青海省而后南迁至喜马拉雅山区,并非常可能经由川西走廊南下到云南和广西等地,而后和那里的D-M174混合形成了藏缅族群。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从O3a2c1*-M134的STR网络图上判断,其很可能在上述与O3a2c1a-M117一起南迁到西藏之前就已经在西藏了。氐羌的另外一支,带有高频O3a1c-002611的人群在5-6千年前向东迁徙到中部大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并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很可能是单倍群C和D的人群)融合。其后,黄河中上游带有高频O3a2c1*-M134和O3a2c1a-M117的氐羌人群形成了现今熟知的炎黄部落,而向东迁徙的带有高频O3a1c-002611的人群演变成了东夷部落。
发表于 2021-4-7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24660/answer/3825443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汉藏同源的内容知乎上也讨论很多,我写个科普性的吧。学术同学请跳过本贴。另外我把我1年前那条回答删了。/////////////////////////////////////////////////////////////////////汉藏同源有两个意思:汉语与藏缅语同源;讲汉语的人群与讲藏缅语的人群同源。我前者多说一点。1.        汉语与藏缅语同源1.1        为什么提出汉语与藏缅语同源的假说藏缅语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了几百种上千种语言,使用人口较多或比较重要的几种语言列举如下: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352e0007f5347ca66ce9f570fbc40e6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35" data-rawheight="72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352e0007f5347ca66ce9f570fbc40e6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352e0007f5347ca66ce9f570fbc40e6_r.jpg?source=1940ef5c"/>可以看出,藏缅语内部的分部很不平衡。事实上,缅甸语一个语种的使用人数可能超过或大致相当于其他所有藏缅语的使用者总和。18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欧洲的学者开始了解和研究亚洲的地理、民族、语言,他们发现作为拼音文字的藏文和缅甸文,在很多词汇上比较接近,按印欧语同源学说的思路看,很可能藏语和缅甸语有同源关系。19世纪,英国学者在英属缅甸进行了很多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学者们逐渐发现,藏语、缅甸语、汉语,在很多词汇上可能有古老的同源关系。这实际上也是汉藏同源的框架。之后,随着学界对其他的语言如克钦语、彝语的深入了解,逐渐把藏缅语的组织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看一些词汇上的关系,看看到底有多相似。大家不要被花儿一样的国际音标吓到了,我后面会解释。<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e48ccbd8eb4382b2e7574e4adeccbfe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81" data-rawheight="46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e48ccbd8eb4382b2e7574e4adeccbfe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8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e48ccbd8eb4382b2e7574e4adeccbfe_r.jpg?source=1940ef5c"/>虽然用国际音标写出来不是那么直观,但是大家看前三个词中标红的部分,这是很明显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把这些语音读出来,大家会发现听感也很接近,甚至包括未标红的语种实际听感也比较接近。这说明这些词汇确实很“相似”。但是,读音相似的多了去了,上学时常有同学说shop-小铺、stone-石头,甚至是pregnant-扑来个男的,相似是否就直接说明同源呢。其实,仔细看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两条特征:1、纵向看,这种语音的相似或对应,不是偶发的一两个语种,是大规模的各语种之间对应;2、横向看,有语音关系的词汇有类似的分布。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拿吾、五、鱼,这三个词作比较。我们发现,他们在不同语种中都有语音联系(除上古汉语拟音外,汉语的例子大家还可以参考吴语,比如上海话的我、五、鱼),但是这三个词汇在语义(意义特征)、词性(语法特征)上都没有明显的关联。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彝文中的“我”和“五”也是有字形上的相关关系,正如吾和五。这些现象表明,这种纵横交叉的语音关联关系很可能不是偶然发生的巧合(而shop-小铺则是偶然碰巧发生的),而是系统性、有规律的网状对应。所以我们认为,这些语种之间很可能有历史渊源关系,从根源上就是有共同的祖先或者受相同祖先影响,也就是“同源”。1.2        当下汉语藏缅语同源研究的情况上面所说词汇上的这种关系,是我们现在建立汉藏语同源的最大基石,也是研究最多的内容。与印欧同源研究相比,汉藏同源在语法的对应关系上,研究得不够,或者说还缺少一些关键性的突破。比如,汉语和克伦语是主谓宾式的,如“我吃饭”,但是绝大多数藏缅语都是主宾谓式的,“我饭吃”。单就这个现象,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有突破性的成果。前两天,向柏霖还在他的豆瓣账号上发了一篇文章,特别说汉藏语研究需要在语法研究上多有突破。藏缅语中,藏文自7世纪以来的文献与缅甸文自11世纪以来的文献是当下研究藏缅语历史语音的最重要材料,很多研究成果都建立在对这两种拼音文字的研究上。彝文的文献虽然丰富,但是它不是拼音文字,彝文的训诂学研究又进展得很不理想,导致彝文材料至今对藏缅语历史语音的研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另外就是属于藏缅语下羌语支的语种,例如嘉绒语,对于藏缅语的研究很重要,因为这些语言语音形式、语法内容都非常地复杂,很可能直接保留了或者一定程度体现了古代藏缅语的面貌。网上开玩笑说“中华正音在嘉绒”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1.3        为什么有人反对汉语藏缅语同源前面已经说了,汉语藏缅语的亲属关系是建立在词汇比较的基础上,语法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一些学者认为,词汇上的对应关系不能说明根源上的同源关系。不同语言相互借用词汇的情况非常普遍,随便拿一本日语词典,其中来源于汉语或者汉字的词汇肯定占了很大比例,甚至是多数,但不能单单就此推出日语和汉语的同源关系,因为至少日语的黏着语的语法和汉语的语法就存在很大区隔。因此,这些学者的观点总体上是汉语与藏缅语的亲属关系不太确定,至少证据不全。另外一些反对意见就不是从语言研究上来看的了。一些人士认为,汉藏语同源假说是中国政府或者说是汉族人为了维持对西南边疆特别是西藏地方的统治而炮制的学说。这些人士也试图提出一些学术方面的证据,但是看来大多是门外汉,都说不到点上。少有的几点算是像点的样子的说法中有这样一条:藏语的语法体系与汉语完全不同,涉及的各种时态形态等,与汉语完全没有联系。这条倒是可以说说。实际上早期藏语语法书籍,如吞弥·桑布扎于7世纪所撰写的《三十颂》等文法书籍,是比照梵语的语法体系来描述藏语语法的,所以其中的术语、对语法成分的分析是套用梵语的,后世的藏语语法书籍也大多沿用了这一体系。所以乍一看,和我们一般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表述差别很大。然而,藏语本身的一些语法特色其实与其他藏缅语有直接对应关系,例如一些动词有自动和他动的区别,这是缅、彝、羌各支语言里都非常普遍。又如存在动词分两个,带有亲见与不亲见的意味,这在羌语支中就更为丰富。然后和汉语相比,汉语的自动他动也是有丰富记录的,如食、饮、败等等词汇在文献中可分别解作自己进行某个动作或使对象进行某个动作。这种特色语法现象显然是汉藏语更接近,而印欧等语言中是一般没有的。这一类的反对汉藏同源的声音是先定政治态度再搜学术证据,嗯,我就不评价了。2.        讲汉语的人群与讲藏缅语的人群是否同源这就是一个讲人自身从哪里来的问题了。简单说,就是从基因和遗传上来看讲汉语的人群与讲藏缅语的人群有没有同源关系。这个在知乎上有很多科普资料,其他答案也说很多了。我简单说两句。人类有23对染色体,2万多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要对汉藏语所有人所有基因进行比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有一些小切口的研究,算是管中窥豹。比如,Y基因单倍群的分析,线粒体单倍群的分析。因为Y基因仅能由父亲传给儿子,线粒体仅能由母亲传给儿女,因此这两种单倍群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追溯我们父系祖先和母系祖先的情况。从这两项结果来看,藏族与汉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Y基因单倍体的类型比例有一些差异。汉族中D-M15类型的Y基因单倍体比例很低(据说是1%左右?),但在藏族中有15%~20%的分布。在西方一些文献中,也把D-M15类型称作西藏类型。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所谓的“西藏类型”其实还广泛分布于彝族、羌族中,在羌族的一些样本中高达25%或者以上。从另一个角度看,汉族中高频出现的O-M122类型,也高频出现在藏族人群中。(其实还有一个不那么科学的角度,实际上,藏族人口中20%的比例与汉族人口中0.1%的比例在绝对数上其实是差不多的不是么。)所以,所谓藏族基因上的一些特殊性不能否定汉藏同源说。相反,实际上说明了汉、藏、彝、羌、缅等族群不仅有语言文化上的亲属关系,还有血缘上的历史渊源。只是这种渊源,你站不同立场持不同观点有可能得出的解说不同。Ps:我本人是D-M15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