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者案下文,仅供参考:
--------------------------------------
1919,转眼已是100年前。
1919年的今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100年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和胡适先生倡导了新文化运动,一批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学者涌现了出来。巴黎和会的失败告终激怒了青年学者们,北大学生会主席段锡朋和学生会宣传部长张国焘与学生会骨干决定第二天(即5月4日)上街游行,抗议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和北洋政府无能。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当天下午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罗隆基与学生会宣传部长王造时组织清华学生第二天(5月5日)串联北大和其它学校同学一起上街游行。注:清华大学晚一天。
5月5日清华北大和其它学校的大中学生一起上街游行,游行的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其瑞惊呼:江西的三只虎不得了呀。段其瑞口中的这三只虎便是段锡朋,张国焘和罗隆基。
他们的民族耻辱感在这天已膨胀至满,一一释放。这场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国家、民族的转折性运动中活跃着一批赣籍学人的身影。他们为着国家的尊严,无所畏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段锡朋
江西永新人,北大学生会主席,全国学生会主席。后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1916年入北京大学政法科学习,1918年发起创办《国民》杂志。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与组织学生集会游行,被选为中国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后出国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武昌大学历史教授、广东大学历史系主任。1930年起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12月26日在上海去世。
罗隆基
江西安福人,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著名学者,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部长。罗隆基是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二号右派,也是最终没有得到正式平反的五名右派之一。1913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入威斯康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49年后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57年主张“成立平反委员会”,它与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储安平的“党天下”一起被称为最著名的三大右派言论。
王造时
江西安福人。清华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后留美,著名学者,著名反蒋七君子之首,我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被蒋介石抓了坐牢,后来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请他任教。1957年打成大右派,文革被批斗,儿子女儿自杀,后悲愤病死。
张国焘
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 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79年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张国焘一直是中共核心领导成员,是工农红军创建者之一。1938年离开共产党,一场阴谋的牺牲者。
罗家伦
浙江绍兴人。父亲是江西进贤县知县,在南昌长大。北京大学学生会骨干,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火是他放的。著名的学者,教授。
罗家伦早年求学于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是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1928年8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继往开来,锐意改革,对校务有精详、长远规划,推动清华大学改归教育部管理;裁汰冗员,增聘教授;调整学系,招收女生,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各学系相关联的“科学研究所”;兴建生物馆和学生宿舍,提高本国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等,为清华大学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30年5月,罗家伦辞去清华大学职务,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教育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等职。1947年出任中华民国驻印度大使,与印度总理尼赫鲁是密友。印度国旗的设计尼赫鲁听从了他的意见,1949年去了台湾。
傅斯年
山东聊城人。祖藉江西永丰,祖上是清朝入关科考第一个状元,任山东巡抚,举家迁入山东。北京大学学生会骨干,著名学者,哲家家,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1919年夏,傅斯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1926年冬回国,翌年春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傅斯年写信给李石曾,表示赞同清党。从1928年11月起,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29年春,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广州迁往北平。1932年,在《独立评论》周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拥蒋反共,但赞成抗日,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路线有所批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兼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这些江西人都是五四运动的发动者。
时间会流逝,但历史会被铭记!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致敬100年来持续奋斗的青年们!
|
|